首页>>冠诚资讯中心 >>正畸知识
正畸基础知识四

3001.png点击“关注”

108.jpg

正畸基础知识四

确定拔牙矫治-非拔牙矫治的八个决定因素

一,牙列拥挤度

直接测量下颌模型得出牙列拥挤度。每1mm的拥挤需要1mm的牙弓间隙解除。拥挤度越大,拔牙的可能性越大

二、牙弓突度

使前突的切牙向舌侧移动,恢复正常位置时需要牙弓间隙。下切牙切缘每向舌侧移动lmm,需要有2mm的牙弓间隙。切牙越前突,拔牙的可能性越大。

三、Spee’s曲线高度

在下颌牙弓模型上测量第二前磨牙颊尖至下前牙与第二恒磨牙颊沟形成的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Spee曲线高度。 每整平 1 mm Spee’s曲线,需要1mm的牙弓间隙。

四、支抗磨牙的前移

在确定拔牙时应考虑到磨牙前移占去的拔牙间隙。若采用拔牙矫治,关闭间隙时支抗磨牙的前移是不可避免的。正畸医师采用不同的措施可以控制磨牙前移的数量:采用强支抗时,磨牙前移占去的间隙不超过拔牙

隙的1/4;使用中度支抗时为1/4—1/2; 弱支抗时至少为1/2。

五、垂直骨面型

面部垂直方向的发育有三种情况,通常以下颌平面的陡度来区分三者。正常垂直骨面型SN-MP角平均 34.30 (士50),FH-MP角平均27.20(土4.70)。当SN-MP角大于40,或FH-MP角大于32,为垂直发育过度,称“高角”

病例。SN-MP 角小于29或 FH-MP角小于22,反映垂直发育不足,是为"低角"病例”。畸牙拔问题上,高角病例和低角病例有

不同的考虑:高角病例拔牙标准可以适当放宽,低角病例拔牙要从严在正掌握。这是因为:

 (1)高角病例颏部多后缩,治疗结束时切牙宜直立一些,以维持协调的鼻-唇-颏关系;较为直立的切牙还可代偿骨骼垂直不调,建立适宜的上下切牙之间的形态和功能关系。低角病例情况正好相反,多数患者颏部前突,切牙宜代偿性唇倾一些,这样不仅有利于面形,也有利

于切牙的功能。

(2)高角病例咀嚼肌力弱,颌骨骨密度低,支抗磨牙易于前移、升高,拔牙间隙的关闭比较容易;同时磨牙的前移有利于高角病例常常伴有的前牙开颌倾向的矫正。低角病例相反,咀嚼力强,骨密度高,支抗磨牙不易前移、升高,拔牙间隙的关闭主要由前牙远中移动完成,而前牙过度的内收不利于低角病例常常伴有的前牙深覆颌的矫正

(3)采用推磨牙向后或扩大牙弓的方法排齐牙列时,可以成了下颌平面角的开大,这对于高角病例的面型和前牙覆颌均产生不利的影响

,但对于低角病例却较为有利。在决定拔牙的牙位时高角与低角病例也有

差别:高角病例若拔除靠后的牙齿有利于前牙开颌的控制;低角病例若需要拔牙,宜拔除靠牙弓前部的牙齿,这样不仅易于关闭拔牙间隙,且有利于打开咬合。

六、矢状骨面型

当上下颌牙弓矢状关系协调、ANB 角正常时,如果需要拔牙,通常是上下牙弓同时对称性拔除(除非Bolton指数不调)。但若存在上下牙弓矢状关系不调,决定是否拔牙时应考虑上下牙弓之间的差异。

II类错颌上颌牙弓相对靠前、下颌牙弓相对靠后,ANB 角较大,为代偿这种骨酪不调,治疗结束时下切牙可以稍唇倾,下颌拔牙应谨慎。

III类错颌相反,由于上颌相对发育不足、下颌相对过大,ANB 角较小,治疗结束时允许上切牙稍稍唇倾,下切牙稍稍舌倾,以代偿III类骨骼畸形,上颌的拔牙要特别慎重。

七、面部软侧组织貌

在确定拔牙与不拔牙矫治时,不能忽视对软组织侧貌、特别是鼻-唇-颏关系的分析与评价。比较常用者有以下两个测量指标。

(1)上下唇至审美平面距:审美平面为鼻尖与软组织颏前点连线构成。

(2)鼻唇角:鼻下缘与上唇前缘所形成的角。

上下唇至审美平面距:下唇在改线后4mm,上唇比下唇还靠后一点

鼻唇角:均值在95°~100°之间,男性略大于女性

八、生长发育

牙列拥挤,特别是复杂拥挤,在确定拔牙与否时必须考虑的另一个因素是生长发育。生长发育评估要确定患者当前所处的发育阶段,选择适宜的治疗手段单纯拥挤的治疗可以在青春快速生长期中进行;伴有颌间关系不调的复杂拥挤,若考虑对颌骨生长进行控制,应在快速生长期前1一2年进行矫形治疗。

生长评估还包括对正畸治疗过程中患者的颅面生长进行预测。由于正常颌与错颌之间的差异和个体之间的差异,将正常颌的平生长数据用于错颌个体患者的生长预测会存在偏差。


上一篇: 正畸基础知识五 ()
下一篇: 正畸基础知识三 (2017/6/25)